在田间劳作的上海水牛。 上海崇明融媒体中心供图
中新网上海7月28日电(张亨伟)上海水牛是国内公认的著名良种水牛之一。但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水牛种质性状出现退化,总量逐年快速下降,濒临消失,抢救性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据上海崇明融媒体中心消息,调查统计显示,目前,全市有上海水牛饲养户约51家,存栏量共约600多头,90%以上在崇明。可以说,崇明是上海水牛最大的保种基地。近年来,为了维持生物多样性,崇明按照国家、市级关于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工作要求,全力推进上海水牛抢救性保护行动,广泛收集崇明农户养殖的牛群信息,开展基础数据登记工作。
七月的一个晌午,崇明北岸一处滩涂,成片芦苇随江风起伏,无边无际。夏日炎炎,这里相较内陆凉爽一些。前来避暑纳凉的有一群大家伙——水牛。
56岁的港沿镇当地人茅慧元是我们的“寻牛向导”。十几岁开始放牧,幼时骑在牛背上的经历让茅慧元通“牛性”。养了40年牛,如今他还留着几十只水牛。在水沟中,记者发现了一群正在“泡澡”的水牛,是1只母牛和5只小牛犊。“超过35℃,牛基本要待在水里,大热天它们要‘水包皮’。”茅慧元介绍,水牛皮厚、汗腺极不发达,热天需要浸水散热,故得名水牛。
泡在水中的另一好处是能防止昆虫的叮咬。说到这,记者正巧看到了“牛背鹭”的奇妙场景。远远望去,一只只头部和颈部带有橙黄色饰羽的鹭鸟,停在牛背上,悠然自得。这些戴着“黄围巾”的“神仙伴侣”即是牛背鹭,又名黄头鹭、放牛郎,是唯一不食鱼而以昆虫为主食的鹭类,也捕食蜘蛛、蚂蟥等其他小动物。
它们与水牛形成了依附关系,常在牛背上歇息、捕食昆虫,故得名。这样和谐共生的画面时常出现在画作、照片中。
在水中休息的上海水牛。 上海崇明融媒体中心供图
说起自家的水牛,茅慧元满是自豪。“我们崇明水牛在全国市场上是有名的,体型大,能干活。它的力气大得很,云南有些地方的斗牛比赛就是用在崇明买到的水牛,你说牛不牛?走,带你们去看大型的公水牛!”一路颠簸,通过小路驶向芦苇深处,我们发现了那只大水牛,茅慧元口中的“1号牛”。
这是一头5岁,重达900多公斤的大公牛。“牛能活20多岁,它还能长,超过1吨没啥问题。”或是因为天热,“1号牛”有些不太情愿,茅慧元费了点劲才将其牵出。在水中还未见真容,现出全形的大水牛脊背宽阔,确实是只庞然巨物。虽然体型硕大,但水牛性格温和。记者摸摸牛头给它抓痒,它倒也欣然接受,并未发“牛脾气”。
据了解,中国其他地区成年水牛体重一般为500-650公斤,崇明的品种显然大了一圈。“崇明水牛长这么大是有原因的。这里有滩涂、湿地、芦苇荡、密布的小河,这些都是它们的最爱。而且崇明东部的滩涂是咸淡水交汇处,水、植物中富含矿物质,吃得也好。”茅慧元道出其中缘由。
TAG标签:
转载请注明出处:橙意汇返佣网(https://www.bjyanq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