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联储11月会议临近,虽然市场普遍预计将连续第四次加息75个基点,美股并未像此前几次那样出现恐慌性的跳水。
三大股指录得周线两连阳后,道指正在迈向史上最佳10月的道路上,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显示,年末加息预期有所降温,资金押注美联储激进政策将迎来终点。面对依然高企的物价压力和逐渐减弱的经济动能,美联储将如何规划未来的政策路径将成为本轮美股反弹成败的关键。
美联储如何释疑市场焦点
上周美国公布了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和9月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PCE)等重磅指标,显示经济仍具韧性,同时物价压力依然高涨。
经历了今年上半年连续两个季度萎缩后,三季度美国GDP年化季率(即季度环比)上涨2.6%;推动经济反弹的主要因素是贸易逆差不断缩小,同时消费支出也依然保持活力,但由于通胀压力增速放缓至1.4%,为近两年新低。
结合近期公布数据,初步预测显示美国第四季度GDP增速可能再次下降,机构普遍预计美国经济明年年初可能会出现衰退。
牛津经济研究院高级经济学家施瓦茨(Bob Schwartz)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GDP在第三季度反弹并不能解决经济是否能够摆脱衰退的问题。消费者支出正在放缓,迅速消失的储蓄缓冲正在削弱消费空间。同时经济放缓的迹象出现在很多方面,房地产市场继续降温,企业资本支出在减少,而引发反弹的净出口提振很难持续。
物价压力依然棘手,作为美联储最关注的通胀指标,9月美国个人消费物价指数PCE同比增长6.2%,与8月持平,去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PCE增速则升至5.1%,为今年3月以来的新高。
在商品价格回落的同时,服务性通胀成为物价回落最大阻力。施瓦茨向记者分析道,服务业的通货膨胀比商品更具黏性,这也是利率在抑制价格上涨方面没有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但服务价格也不能免受加息的影响,可以看到住房成本开始有所反应,房屋销售、价格和租金均呈降温趋势,加息正在发挥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11月政策会议的临近,在上周媒体报道美联储可能讨论12月放缓加息力度之后,经济数据并未扭转外界对此的预期。过去一周,各期限美债收益率均创下近三个月最大周跌幅,与利率预期挂钩的2年期美债收益率回落至4.42%,较年内高点下降超过20个基点,基准10年期美债则逼近4.00%的重要关口。芝商所CME利率观察工具FedWatch显示,在消化11月加息75个基点预期后,12月加息50个基点或25个基点的可能性合计已经升至57%。
施瓦茨认为,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在本周再加息75个基点。此次会议的焦点集中在美联储可能会对12月及以后的加息进程发表什么看法。一些美联储官员表示,加息速度应该放缓。对于美联储而言,如何在保持其抗通胀能力的同时发出这种转变的信号将是一个挑战。
TAG标签:
转载请注明出处:橙意汇返佣网(https://www.bjyanq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