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接诊一位重度贫血女子,在对其进行血型和血型抗体检查时发现,她不仅仅是RhD阴性(俗称“熊猫血”),而且其RhC、Rhc、RhE、Rhe均为阴性(RhNULL)。在对家属进行血液匹配度检测时,医院发现该名患者的亲姐姐血型与其一样。
据悉,RhNULL血型又称为“黄金血”,自20世纪60年代发现以来,全球不足50例,国内此前报道仅有4例。
该“黄金血型”贫血患者的Rh血型。受访者供图8月30日下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输液科主任高灵宝向新京报记者介绍,该患者50岁左右,目前已出院,医院也提醒该患者定期进行体检,查看贫血状况,进行提前干预。
高灵宝称,如自愿献血,“黄金血”能将自己的血液输送给任一缺血的病人,反之则只能接受同血型输血——这意味着,全世界范围内能给她提供血液的人不到50位。鉴于该患者属于重度贫血,最终医院采取激素治疗,降低抗原抗体反应,患者并未出现大出血的情况。
据高灵宝介绍,RhNULL血型是由于基因突变而形成的,经基因测序,该患者的突变序列是比较新的。“对该患者的治疗也让我们有了一个经验,即对稀有血型贫血患者的提前干预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为新京报记者与高灵宝的对话:
血站血液全部无法匹配,综合确定为“黄金血”
新京报:这位患者就医时,有什么样的症状?
高灵宝:该患者是一名五十岁左右的女性,就医时称自己身体不舒服,皮肤、眼睛发黄,吃饭也不香,走路也没什么劲,这些症状从一年前开始逐渐加重。当时我们让她到检验科做了一个血常规,发现她血红蛋白是59克/升,属于重度贫血,黄疸指数也很高,便安排她住院治疗。
新京报:何时发现她的血型异常?
高灵宝:治疗重度贫血,医院需要给患者备血。备血需要检测患者的血型和血型抗体,再利用当地血站的血液配血。
初始检测时,我们发现这名患者是RhD阴性,俗称“熊猫血”,我们就用“熊猫血”来配,但是配不上。接着,我们又做了RhC、Rhc、RhE、Rhe的血型配对,都配不上。那段时间,我们几乎把泰州市中心血站的血液都配了一遍。
此前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便委托国家卫健委血型基因检测联合参比实验室,检测了该患者血液的RhCE、RhAG基因,从中也发现了一些特殊之处,综合确定,她的血型为“黄金血型”。
新京报:这位患者的血型如此特殊,后来你们采取了什么措施治疗她的贫血?
高灵宝:当时最紧要的问题是,我们需要尽快找到能配型的血液,于是就找了患者的家属。
经检测,她的姐姐也是RhNULL血型。但是国家规定,女性献血需要血红蛋白达到115克/升以上,患者的姐姐没有达到这一标准。好在对于这种自身免疫性溶血,我们采取了激素治疗,降低她的抗原抗体反应,所以患者并未出现大出血的情况。
TAG标签:
转载请注明出处:橙意汇返佣网(https://www.bjyanq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