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周艾琳
[ “美联储维持强硬的立场,但是,早前市场担心经济衰退和加息同步发生,从而引发尾部风险,并推动美股跌至6月低点,目前这种担忧已经缓和。”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西卡摩尔称,“基于以上原因,未来两个月最有可能的情况是标普500在3950~4300点区间内交易。” ]
上世纪70年代,美国高通胀持续了近10年。美联储前主席、“巨人”沃尔克在1979年8月上任,随后马上大幅快速加息至22%以上,以震慑市场,并压低通胀,以此恢复美联储信用。
上周五(8月26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的演讲让交易员感叹——鲍威尔已经“变身”沃尔克。他坚决表示:“我们必须坚持加息,直至大功告成。历史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降低通胀的就业代价可能会越发高昂,因为高通胀在薪资和价格制定中变得更加根深蒂固。”
于是,年内的交易逻辑被颠覆——做多美股的热情偃旗息鼓,做多美元的仓位进一步拥挤,亚洲货币、股市大幅回撤。更值得注意的是,在鲍威尔“大变脸”过后,9月美联储缩表规模也将翻倍至950亿美元,这将是历史上最快的削减速度,对于中国等新兴市场而言,波动可能加剧。
缩表翻倍在即
今年6月开始,美联储着手为9万亿美元的庞大资产负债表瘦身,采用到期不续作方式。9月开始,每个月的“瘦身”幅度即将翻倍。
根据中金公司研究所测算,美联储6月1日开始以每月475亿美元缩表,其中300亿美元国债、175亿美元MBS(抵押支持证券),如果在9月如期达到每月950 亿美元(600亿美元国债+350亿美元MBS)的缩表上限,那么到年底缩表规模大约在6700亿美元,对应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升20BP。
花旗分析表示,在8月17日这一周,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上的总资产减少了290亿美元,这主要是由于美联储减持了210亿美元国债。但事实上,MBS持有量不降反增了100亿美元,导致缩表速度看似放缓。
对此,某华尔街外资行风控主管Mitch对记者表示,MBS不降反升,主要是因为MBS在本金付款与结算间存在时滞,通常长达3个月,因此前期的缩表可能要过一段时间才会在资产负债表上得到体现,而近期总量的增加是因为在缩表前购买MBS。事实上,美联储的确是在推进缩表。
此外,美联储持有的TIPS(通胀保值债券)会因通胀攀升而升值,例如,在TIPS上投资100美元,在经过10%的通胀后将调整为110美元。由于通胀上升,美联储持有的3700亿美元TIPS的价值逐步调高。这种增长反过来又表现为其持有的美国国债总量小幅、稳定增长。所以早前不乏观点认为,美联储并没有开始缩表,反而为了稳股市、楼市偷偷扩表。
TAG标签:
转载请注明出处:橙意汇返佣网(https://www.bjyanqi.com/)。